市幼儿园三位老师的教育故事
慢听花开 心手相连
◆申博Sunbet官网:市幼儿园 周玲
暑退九霄净,秋澄万景清。在“一叶初飘落”的九月,我们以教育者的名义集结,满怀希冀迎接新的学年。此刻,我愿以三句话与大家共勉——以赤诚之心,敬职业;以柔软之眼,看孩子;以温柔之手,爱自己。
一、敬职业——择一事,终一生
幼儿园教师不是简单的“带孩子”,而是“启灵魂”。我们传递的不只是知识,更是温度;我们回应的不只是好奇,更是童年的密码。唯有热爱,才愿意放慢脚步,蹲下来与每一株幼苗对视。新学期,让我们继续以“慢”为节奏:慢一点,看见孩子睫毛上的星光;慢一点,听见种子破土的声响。热爱,让平凡的日子开出诗意的花。
二、看孩子——花有花期,各自芬芳
孩子不是流水线上的标准件,他们自带独一无二的源代码。之前我们班上有个孩子,大家叫她“沉默的星星”。整整两周,她在教室里只说了三句话。作为教师我没有强迫她说话,没有急着纠正她,而是每天主动去靠近她,坚持日复一日的跟她打招呼,主动去询问和观察鼓励她:“你搭建的是城堡吗?我很喜欢!”“我发现你画的天空和别人不一样。” “你今天穿的鞋子颜色很好看,是你妈妈买的吗?”“老师今天给你梳一个公主的发型可以吗?”每天通过各种形式活动找话题跟她说话,第二个月,一次画画课她把画的火箭轻轻放到我的手心,小声问对我说:“老师,你看我画的火箭好看吗?”
这一刻我没有表现出惊讶,忍着激动认真的点评:“我觉得你的色彩搭配的很好,很鲜艳,老师很喜欢。”那一刻,她笑了,风把云吹成棉花糖,也把她的话吹成一串风铃。教育原来不是流水线,而是耐心等待一朵云慢慢靠近另一朵云。教育的真谛,是允许每一朵花开在自己的时令,而我们只需用爱去浇灌、用时间去等待。蹲下、倾听、微笑、回应……这些看似微小的动作,恰是唤醒心灵的密钥。慢下来,才能读懂孩子眼底的波澜;慢下来,才能在静默中听见成长拔节的声音。
三、爱自己——心有光芒,必有远方
新学年是一场爱与希望的双向奔赴。教师不是燃烧的蜡烛,而是永续的灯塔。要想照亮孩子,先让自己发光。阅读、运动、记录、留白,让心灵保持弹性,让精神保持挺拔。当我们眼里有光,孩子才能在瞳孔里看见星辰大海;当我们内心丰盈,孩子才能在呼吸里感受四季温暖。爱自己,不是自私,而是把最好的自己呈现在孩子面前,让他们学会拥抱世界,也拥抱自己。
愿我们在申博Sunbet官网:市幼儿园的晨曦里,以赤诚敬职业,以柔软看孩子,以温柔爱自己;从此,花开有信,山海皆明。
“小旋风”成长记
◆申博Sunbet官网:市幼儿园 郝梦
夏天是班上有名的“小旋风”。这个虎头虎脑的男孩有着用不完的精力,却很难遵守班级常规。集体活动时小嘴经常讲个不停,吃完饭桌子底下永远会掉满饭粒,午睡时成了“烙饼能手”,最头疼的是他不愿意听老师的指令。
经过仔细观察,我发现夏天不是故意捣乱,而是运动型学习风格的孩子——他需要通过身体动作来理解和探索世界。一天户外活动时,我偶然发现夏天在平衡木上走得异常稳健,眼睛闪着专注的光。
接着,我便开始了“特别计划”。我把常规要求编成游戏:用“小士兵闯关”练习排队,用“机械人吃饭”学习餐桌礼仪,用“小树苗长大”训练静坐。夏天对这些游戏展现出极大兴趣,虽然开始时仍然会忘记规则,但每次进步我都会给他一个特别的奖励——当我的“运动小助手”,帮老师收器材、摆障碍物。
? 转折发生在一个雨天。室内活动时,孩子们有些躁动,夏天更是坐立不安。我突然拿出彩色胶带,在地上贴出蜿蜒的“小河”和“石头”。“小青蛙们,我们要跳过荷叶过河啦!”夏天眼睛一亮,第一个示范标准立定跳远,还主动帮助动作不协调的小朋友。那一刻,他不再是破坏秩序的孩子,而是游戏领袖。
? 现在,夏天依然活泼好动,但他学会了在合适的时间释放能量。他成了班里的“运动队长”,负责带领早操,还会提醒小伙伴:“我们现在是小士兵,要遵守纪律哦!”
教育不是修剪个性,而是找到让每颗星星发光的角度。夏天还是那个追风少年,只是如今他的能量,都有了闪闪发光的方向。
以真心换成长,以陪伴助未来
——在童心花园里绘花开
◆申博Sunbet官网:市幼儿园 郭雅娟
九月像一幅渐变的画卷,幼儿园里高大的水杉树叶从翠绿逐渐染成金黄色。九月也像一位温柔的过渡者,褪去盛夏的燥热,带来初秋的清爽;它像一本翻开的日记本,记录着校园的重启、作物的成熟与岁月的悄然流转!时光不语,开学季也如约而来,突然想起刚入职时,一位前辈说过:“幼教是份需要‘慢下来’的工作,急不得,也马虎不得。”
我一直相信,“以爱为底色,以专业为画笔,把每一份期待藏进日常。用真心换真心,用耐心换成长,让每一次陪伴都有力量”。这不仅是我的座右铭,更是我每天走进班级时的初心。孩子们的世界纯粹又珍贵,所以我总告诉自己,要把对他们的期待藏在晨间的一声问候里,比如,记得每个孩子的小名,知道每个孩子的闪光点和小习惯;还有藏在游戏时的一次次弯腰倾听中,看积木搭成的“城堡”里藏着怎样的想象,听角色扮演时那些稚嫩却认真的对话;藏在解决小矛盾时的耐心引导里,不用“你要让着他”来简单评判。这些日常里的点滴陪伴,看似平凡,却像春风拂过草地,悄悄催开了信任的花。
当然,对孩子们的关爱离不开专业的支撑。刚接触课题研究时,我总觉得理论太遥远,现实太骨感。当我发现孩子们对“班本课程”的好奇远超想象。我们一起设计了“美味的锅盔、油菜花开、水杉我们的好朋友”等等一系列活动:和孩子们一起学习做锅盔、在桂花树下折桂花做桂花糕,观察水杉做实验……,那些细碎的观察和孩子们的童言童语,后来变成了我的一篇篇教学案例。突然明白:专业不是冷冰冰的理论,而是能准确接住每个孩子抛出的“信号”,用他们喜欢的方式传递知识。
幼教这条路,从来不是孤军奋战,每位老师有不同的教学心得和值得我去学习的地方,比如刘老师带着孩子们用袋子去捕风,感受风的变化,又如苏老师带着孩子们理解正六边形的不同运用,孩子们的发散性思维得到发展,郑老师的筷子搭桥,一节课下来孩子们乐在其中,玩在其中。作为教师,我们也要像孩子们一样,要不断去学习充电,多像有能力的老师学习,在“慕强”的同时,要扎实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。
“幼儿园老师的口袋里,要装着糖,也要装着放大镜。”糖是给孩子的甜,放大镜是发现他们闪光点的眼睛。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渴望被理解的小生命,他们会把自己觉得美好的物品送给你,会满心欢喜地跑过来抱住你,跟你讲他的小秘密,这些纯粹的真心,是这份工作最珍贵的礼物。未来的日子里,我还会带着这份初心,继续和孩子们一起,在童心的花园里慢慢走、细细品。陪他们一起继续释放天性,撒野大笑,见证每个“不完美”却独一无二的成长瞬间。因为我知道,教育从来不是雕刻完美的艺术品,而是陪着一颗种子,按照自己的节奏,长成它本该有的样子。
扫描二维码
在您的设备上浏览本页